身心靈養生─YOU ARE WHAT YOU EAT
“You are what you eat”─你吃什麼,你就是什麼。我們吃進去的東西不只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也對我們的能量、情緒造成影響。而有機食品、健康飲食也是大家越來越注重的議題,到底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?答案其實沒有一種飲食是絕對正確的,主要還是要根據個人的”能量”、”頻率”,聽身體的聲音選擇需要的飲食。可以以2個層面來探討,一個是物質層面,另一個是微觀能量訊息層面。
物質層面

這是我們一般比較熟悉的層面,每天攝取均衡六大類的飲食,在選擇攝取什麼樣品質及種類的飲食,應該依造每個人不同的需求而定。
最好以食用新鮮食材
天然有機食材
沒有化學肥料
沒有農藥
肥沃無汙染的土地種植
對土地環境友善種植
非基因改造
減少加工食品攝取
攝取的種類應該豐富多樣,但也要注意過多的攝取即便是健康的食材也是會造成反效果,應適當的攝取及聆聽身體的聲音。
微觀訊息能量層面
從微觀來看,在食材的種植、包裝、運送、烹煮過程,多多少少都會在個過程中流失能量或是訊息的干擾。
種植的地點、國家也會影響,而國家也會因當地的人所產生的意識有不同的頻率。像是美國、澳洲、歐洲…等是屬於大地頻率,而澳洲有比較自然原始的頻率。
台灣屬於海島頻率平常較少有大地頻率的蔬果,可以購買澳洲產的蔬果,體驗大地共振頻率的蔬菜水果。同樣的蔬菜水果不同地區會有不同地區的頻率,吃起來也有細微的變化。
肉類、蛋類可以選擇有善豢養,動物在生前所經歷、如何被豢養的、或是以什麼方式死的,這些相關訊息也會殘留在肉品分子的共振頻率裡。這也是為什麼聽音樂的牛、放養、無圈養、在舒適的環境下養的雞肉、牛肉、蛋…會比較好吃。快樂的動物會比生前受折磨動物的肉品頻率還高。
烹煮過程盡量減少電磁波的干擾,使用直火或是柴燒是最好的方式
減少過度烹煮,過度烹煮會造成營養流失、減少活性、能量流失
烹煮的人的情緒健康也會影響煮出來的食物,意識流及訊息也會殘留在食物裡

聽身體的聲音
常常聽到要聽身體的聲音,聽身體需要什麼?一開始會覺得身體又不會說話,也看不到需要什麼該怎麼知道呢?
其實很簡單,只要多花一點時間跟身體連結,常常有意識的了解我現在想吃什麼,身體真正需要什麼?越常有意識的問自己需要什麼,越能清楚知道此時此刻你需要什麼。
身體是你最好的醫生,他知道你最需要什麼,而且精準不會誤診。而飲食跟情緒是息息相關的,情緒常常會影響你想攝取的食物,壓力很大的時候就想暴飲暴食,工作很累過後就想大魚大肉吃重口味喝酒,這些飲食的攝取都是與你的情緒相關。
但明明知道該多攝取健康蔬菜水果,可是我的身體此時此刻就是告訴我想吃不健康(能量頻率較低)的食物。這時候該怎麼辦呢?
那就吃吧!壓抑或是給細胞壓力往往會更強力的反撲,當然這不能是常態,應該反過來思考,為什麼又想吃垃圾(能量頻率較低)食物,是跟什麼情緒有關係?最近壓力太大了?工作太累了?能量降低了?與人關係問題?抑制自己想吃的慾望,不如反過來面對情緒、放下情緒。
你會發現當你心態轉變了、能量頻率提升了、放下情緒課題後,你自然而然直覺得就會想吃健康的食物。
結論
當你遇到能量頻率低的食物的時候該怎麼辦呢?其實禱告是有效的,應該是說祝福食物,當你對食物表達感謝、祝福,傳遞愛與能量頻率給食物,就會改變食物的分子結構,就能減少身體能量的消耗。
祝福大家都吃得好吃,吃的健康。